六朝旧事随流水,但寒烟衰草凝绿

本文记录最近读书的一些感想。

六月份以来,工作上积累了很大的负面情绪,心态到最近尤其崩溃。没有什么排解的办法,闲暇时间就都拿出来看书,偶尔会有一种从工作中出脱的感觉。

大概花了一两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田余庆老师的《东晋门阀政治》,阅读的体验非常好,严谨的历史学著作,竟然很合理科生的口味,这个是一开始始料未及的。在此之前,对于东晋这段历史,我其实既不感兴趣,也了解的很少。初中的时候,读过柏杨的《中国人史纲》,对这段历史的映像一直维持在近乎荒谬的映像,尤其是当时北中国人间炼狱的景象,在我幼小的心灵里,留下了巨大的创伤ORZ。

作为一个普通读者,被历史吸引的时候,其实是被那些跌宕起伏、有时候会很荒诞,但是有时候又很理想主义的历史故事所吸引。以前看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就是当故事看的,没有太多的思考,故事性质浓厚的作品,我们思考的维度会停留在人的感情上,这样比较容易引起共鸣,有代入感,着眼于一个人的情感、理想、欲望,推测他在一个事件上的动机与心理,由一个个具体个体的人性挣扎,把一个系统的事情推进下去。大部分的情绪共鸣,都是短暂的,凭借这样的情绪,无助于理解一些长时间的演变背后的逻辑。不过大概也是那个时候看书的自己本身心态上就是图一乐……不能怪当年明月……

今年看完了两本历史相关的书,一个是今年年初看完的马伯庸的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,还有就是《东晋门阀政治》。田老的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西晋末年,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后,以王与马共天下为开端的东晋门阀政治,历经百年发展后,最后又与东晋一同消亡的整个过程。但是门阀这一概念,直到唐末才真正消亡,类似“清河崔氏”这种超级门阀,一直很有生命力,只是很难像东晋时期那样拥有左右政权的实力了。

从一开始,位面之子刘秀取代王莽,迅速建立东汉的重要基础在于地方豪强的支持,因而东汉建立后,很快陷入了皇权、宦官、外戚豪强的权力斗争漩涡,中央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,最终实际被地方豪强所把持,新的士族阶层在地方上取代了皇权,东汉末年,类似袁绍家族“四世三公”的情况,就是这一政治形势的明显例子。到了曹魏时期,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加强了门阀家族的实力。本身曹魏、西晋的皇权基础就十分羸弱,并且这两个新兴政权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:没有等到政权的彻底稳固,上层的统治中心就开始频繁变化。进一步削弱了皇权。三国时期,全国人口锐减,司马衷时期,八王内乱,中原人口萧条,被迫互引原处边疆的少数民族兵员,参与内斗。这些之前被中原王朝武力压服的野蛮人,一方面迅速汉化,生产力大幅提升,另一方面,看到了中原王朝的虚弱不堪,有了问鼎中原的机会。

从渡江后琅玡王氏,到东晋末年太原王氏;“王与马共天下”给东晋画了起点与终点。这中间,皇权与门阀之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,皇权一旦崛起,门阀之间就相互合作,抑制皇权,某一个门阀崛起,其他门阀就联合皇权抑制他。

又因为北方长期处于混乱状态,东晋坐拥长江以南,同时控制淮水流域,甚至几度可以收复河南,每每都因为内部缺乏强有力的领导,而放弃重新统一天下的机会。最终一代猛人、北府兵出身的刘裕,结束了这一混乱的时代,将皇权重新带上正轨。
刘裕北伐,北方为之震动,可惜最终英年早逝,这之后便是宋文帝刘义隆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北对决的时代了。

严肃历史学著作并不会着眼于某些历史故事,更关注从广泛的文献中,提取那个时代下,社会、经济的关键问题与背景,企图从这里面找出历史发展的逻辑。我觉得看的非常过瘾。
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又有一些不同,他的叙述,聚焦的范围更小一些,但是也更加详细,围绕着某一件事、某一个制度,用丰富的材料把一件故纸堆中不起眼的小事,抽丝剥茧、层层分析,看的也很过瘾。

也是从《显明》里,才了解到南京玄武湖储藏大明黄册的那段往事,以前游玩紫金山,半山园后面就是琵琶湖和前湖,当时就好奇,有前湖,怎么没有后湖,原来玄武湖以前就是叫做“后湖”。

北宋的时候,王安石晚年隐居南京,写了很多诗词,特别喜欢他的《桂枝子 金陵怀古》。想象一下,变法失败的王安石,隐居钟山,某一天从半山园走到下关的幕府山(晋元帝时,王导在此建立幕府而得名幕府山)、燕子矶,面对长江,想起东晋门阀兴衰、南朝更替不迭如江水流逝,那一刻的时空交错感,恐怕也与我某时某刻感受到的类似。

桂枝子 金陵怀古

登临送目,正故国晚秋,天气初肃。千里澄江似练,翠峰如簇。归帆去棹残阳里,背西风,酒旗斜矗。彩舟云淡,星河鹭起,画图难足。

念往昔,繁华竞逐,叹门外楼头,悲恨相续。千古凭高对此,谩嗟荣辱。六朝旧事随流水,但寒烟衰草凝绿。至今商女,时时犹唱,后庭遗曲。


已发布

分类

来自

标签:

评论

发表回复